首页 资讯 正文

孟津区会盟镇:西瓜甘蔗“一地双收” “甜蜜事业”甜上加甜

体育正文 153 0

孟津区会盟镇:西瓜甘蔗“一地双收” “甜蜜事业”甜上加甜

孟津区会盟镇:西瓜甘蔗“一地双收” “甜蜜事业”甜上加甜

  仲夏的黄河(huánghé)滩区,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一马平川。

  占地150亩(mǔ)的新春种植场内,夏风(xiàfēng)掠过田垄,西瓜藤蔓沿着田埂舒展。

  清晨,趁着太阳初升的凉快劲儿,雷河村村民老王起了(le)个大早,用力将一个个硕大(shuòdà)的西瓜搬上车。一位来自洛阳城(luòyángchéng)区的客商,一口气订了1000斤大田西瓜,让他忙且快乐着。

  “从春天(chūntiān)到(dào)秋天,家门口不缺活干。”言语间,老王满是获得感。

  进入收获季,像老王这样,在(zài)种植场(zhòngzhíchǎng)实现家门口就(jiù)业的村民,每天都有约30人。看似普普通通的大田西瓜,缘何撑起就业“一片天”?秘诀就藏在田畴之间。

  烈日之下(zhīxià),种植场负责人袁前进迎来一批批远道而来的(de)客商。在他身后的种植场中,翠绿色(cuìlǜsè)的甘蔗苗随风摇曳,拔节生长的甘蔗与圆滚滚的西瓜相映成趣。

  “运用西瓜甘蔗套种、轮作(lúnzuò),眼下西瓜还只是第一茬,秋天还能收(shōu)一茬甘蔗,实现‘一地双收’。”说起种植场的好“钱”景(jǐng),袁前进“揭秘”。

  在处于温带地区的洛阳套种、轮作热带植物甘蔗,并(bìng)不是袁前进(qiánjìn)心血来潮,而是经过深入的调研。

  几年前,刚刚承包土地种瓜的袁前进发现,甘蔗从种植到收获大约需要10个月,而西瓜仅需4个月左右(zuǒyòu),两者错峰生长,套种(tàozhòng)、轮作,与单一种植西瓜相比,亩均收入(shōurù)更为可观。

  然而,在豫西(yùxī)地区种甘蔗,案例(ànlì)少之又少(shǎozhīyòushǎo)。“小心水土不服(shuǐtǔbùfú)”“豫西种甘蔗,闻所未闻”“风险太大”……亲友好心规劝。面对质疑,袁前进镇定自若、心里有数。一次次南下到甘蔗主产区考察,一次次拜访请教农业专家,袁前进心里渐渐有了底。

  “洛阳孟津黄河边属沙壤土,透气性好(hǎo),利于甘蔗(gānzhè)根系发育,而且西瓜、甘蔗养分需求(xūqiú)互补,套种、轮作可大大改善土壤,减少(jiǎnshǎo)西瓜‘重茬’带来的肥力不足、病虫害增多等弊端。”说起新模式的优势,袁前进(qiánjìn)如数家珍,“虽然由于气候原因甘蔗产量会打折,但是除去运输成本,洛阳的甘蔗更具性价比。”

  经过几年摸索,袁前进的种植(zhòngzhí)模式逐渐成熟。眼下,种植场西瓜亩产(mǔchǎn)约万斤(wànjīn),收入在6000元以上;甘蔗亩产3000根,又有1.5万元的收入。刨除成本,相比传统单一西瓜种植,每亩地最高增收4000元不是(búshì)问题!

  傍晚,晚霞(wǎnxiá)为甘蔗苗镀上一层金边。

  “谁说(shuō)洛阳种不了甘蔗?”袁前进说,“大胆设想、小心试验,‘甜蜜事业’定将越做越甜!”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郑占波 刘芳芳 文/图(tú))

孟津区会盟镇:西瓜甘蔗“一地双收” “甜蜜事业”甜上加甜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