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北站打造“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”:提升南京的城市能级
南京北站打造“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”:提升南京的城市能级
南京北站打造“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”:提升南京的城市能级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。6月初(yuèchū),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(lǐngdǎo)座谈会将在(zài)江苏南京召开。
过去一年,长三角一体化(yītǐhuà)取得了哪些新(xīn)成果?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走进长三角多地的“一体化地标”,深入探访各地紧扣(jǐnkòu)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词(guānjiàncí),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又一座“超级枢纽”正拔地而起。5月26日,澎湃新闻记者来到(láidào)正在建设中的南京(nánjīng)北站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(shīgōng)景象。
2024年9月开工的南京北站位于南京江北新区,紧邻安徽,是(shì)南京唯一集高铁、城际、普速铁路(tiělù)于一体的大型(dàxíng)铁路枢纽,也是我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主通道——北沿江高铁(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)规模(guīmó)最大的枢纽客站,预计2027年开通。届时,其将成为长三角北翼(běiyì)的核心枢纽,提升南京身为“东部(dōngbù)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”的能级。
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南京枢纽指挥部工程管理部副主任王虎介绍(jièshào),目前南京北站桩基施工(shīgōng)(shīgōng)(shīgōng)全部完成,现场中部地铁区域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支护结构(jiégòu)施工,国铁站房、南北广场区域及地下快速路区域已全面进入(jìnrù)主体结构施工阶段,“预计6月,北广场结构全面封顶,中部地铁区域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。10月地铁结构封顶,整体工程转向地上结构施工阶段”。
南京北站施工现场(shīgōngxiànchǎng)塔吊林立。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
根据规划和初步设计方案,南京北站总建筑面积69.21万平方米,站房共设6层(céng),包括地上4层和地下2层,自上而下依次(yīcì)是高架候车层、国铁(guótiě)站台层、国铁出站层、城市通廊层、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;车站采用“3场16台30线(xiàn)”的布局,其中(qízhōng)高铁场5台9线引入沿江高铁,城际场6台12线引入宁淮、宁滁蚌(bàng)城际、上元门过江通道,普速场(pǔsùchǎng)5台9线引入京沪、宁启铁路,具备全向发车能力,最高集聚人数13500人。
从其引入的(de)铁路线路可以看出,未来从淮安方向经宁淮城际铁路到南京,以及从合肥、苏中方向经北沿江高铁来南京,都(dōu)要经过(jīngguò)北站。同时,北站通过南京长江(chángjiāng)大桥和上元门过江通道实现与南京站、南京南站全向贯通运行(yùnxíng)。也就是说,无论宁淮铁路还是北沿江高铁,都可以与长江以南的高铁网联网运营。
为了实现(shíxiàn)市内交通与城际交通的无缝衔接,南京北站还将引入5条轨道交通线路,南北向为地铁4、15、18号线和宁滁城际S4线,东西向为3号线。开通运营(yùnyíng)后,年旅客发送量(fāsòngliàng)达3650万人次。
南京(nánjīng)北站沙盘。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
据南京(nánjīng)市(nánjīngshì)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胡泊介绍(jièshào),南京北站枢纽建设,将(jiāng)进一步完善南京铁路枢纽布局,加快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(héféi)段建设进度,对于打造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、提升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能力、支撑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具体而言(éryán),南京北站将依托(yītuō)北沿江高铁串联中西部6省1市,使南京至合肥的时空(shíkōng)距离缩至35分钟,同时规划(guīhuà)建设的14.4平方公里枢纽经济区,有望集聚10万人口,驱动江北产城深度融合,与南京南站形成“双核驱动”的城市全新格局。
“未来,南京北站将通过‘交通+产业+功能(gōngnéng)’三重(sānchóng)升级深化区域协同。”胡泊(húpō)表示,交通上,南京北站通车后,南京至合肥、扬州1小时直达,站内高铁(gāotiě)、城际、普速、地铁5线无缝(wúfèng)换乘,换乘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;产业上,推动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(děng)产业链沿高铁向苏北、皖北延伸,合肥新型显示、芜湖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通过高铁接入长三角创新走廊;城市功能层面,北站将强化南京对苏皖腹地的辐射(fúshè)带动,通过宁滁(chú)城际等线路实现跨省(kuàshěng)共建园区(如顶山—汊河产业园)产值突破50亿元(规划目标),加速都市圈从“行政联动”向“功能融合”跃迁,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提供标杆。
南京北站是“轨道上(shàng)的长三角(zhǎngsānjiǎo)”跑出“加速度”的缩影。去年(nián),长三角新增(xīnzēng)建成铁路里程(lǐchéng)超过660公里,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.5万公里,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,占比首次过半;铁路年发送旅客8.9亿人次,创历史新高,平均每天有240多万人次乘坐长三角铁路班车,相当于一座地级市的常住人口在“流动”。
澎湃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邱海鸿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(duō)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。6月初(yuèchū),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(lǐngdǎo)座谈会将在(zài)江苏南京召开。
过去一年,长三角一体化(yītǐhuà)取得了哪些新(xīn)成果?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走进长三角多地的“一体化地标”,深入探访各地紧扣(jǐnkòu)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词(guānjiàncí),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又一座“超级枢纽”正拔地而起。5月26日,澎湃新闻记者来到(láidào)正在建设中的南京(nánjīng)北站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施工(shīgōng)景象。
2024年9月开工的南京北站位于南京江北新区,紧邻安徽,是(shì)南京唯一集高铁、城际、普速铁路(tiělù)于一体的大型(dàxíng)铁路枢纽,也是我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网主通道——北沿江高铁(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)规模(guīmó)最大的枢纽客站,预计2027年开通。届时,其将成为长三角北翼(běiyì)的核心枢纽,提升南京身为“东部(dōngbù)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”的能级。
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司南京枢纽指挥部工程管理部副主任王虎介绍(jièshào),目前南京北站桩基施工(shīgōng)(shīgōng)(shīgōng)全部完成,现场中部地铁区域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支护结构(jiégòu)施工,国铁站房、南北广场区域及地下快速路区域已全面进入(jìnrù)主体结构施工阶段,“预计6月,北广场结构全面封顶,中部地铁区域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。10月地铁结构封顶,整体工程转向地上结构施工阶段”。
南京北站施工现场(shīgōngxiànchǎng)塔吊林立。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
根据规划和初步设计方案,南京北站总建筑面积69.21万平方米,站房共设6层(céng),包括地上4层和地下2层,自上而下依次(yīcì)是高架候车层、国铁(guótiě)站台层、国铁出站层、城市通廊层、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;车站采用“3场16台30线(xiàn)”的布局,其中(qízhōng)高铁场5台9线引入沿江高铁,城际场6台12线引入宁淮、宁滁蚌(bàng)城际、上元门过江通道,普速场(pǔsùchǎng)5台9线引入京沪、宁启铁路,具备全向发车能力,最高集聚人数13500人。
从其引入的(de)铁路线路可以看出,未来从淮安方向经宁淮城际铁路到南京,以及从合肥、苏中方向经北沿江高铁来南京,都(dōu)要经过(jīngguò)北站。同时,北站通过南京长江(chángjiāng)大桥和上元门过江通道实现与南京站、南京南站全向贯通运行(yùnxíng)。也就是说,无论宁淮铁路还是北沿江高铁,都可以与长江以南的高铁网联网运营。
为了实现(shíxiàn)市内交通与城际交通的无缝衔接,南京北站还将引入5条轨道交通线路,南北向为地铁4、15、18号线和宁滁城际S4线,东西向为3号线。开通运营(yùnyíng)后,年旅客发送量(fāsòngliàng)达3650万人次。
南京(nánjīng)北站沙盘。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图
据南京(nánjīng)市(nánjīngshì)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胡泊介绍(jièshào),南京北站枢纽建设,将(jiāng)进一步完善南京铁路枢纽布局,加快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(héféi)段建设进度,对于打造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、提升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能力、支撑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具体而言(éryán),南京北站将依托(yītuō)北沿江高铁串联中西部6省1市,使南京至合肥的时空(shíkōng)距离缩至35分钟,同时规划(guīhuà)建设的14.4平方公里枢纽经济区,有望集聚10万人口,驱动江北产城深度融合,与南京南站形成“双核驱动”的城市全新格局。
“未来,南京北站将通过‘交通+产业+功能(gōngnéng)’三重(sānchóng)升级深化区域协同。”胡泊(húpō)表示,交通上,南京北站通车后,南京至合肥、扬州1小时直达,站内高铁(gāotiě)、城际、普速、地铁5线无缝(wúfèng)换乘,换乘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;产业上,推动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(děng)产业链沿高铁向苏北、皖北延伸,合肥新型显示、芜湖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通过高铁接入长三角创新走廊;城市功能层面,北站将强化南京对苏皖腹地的辐射(fúshè)带动,通过宁滁(chú)城际等线路实现跨省(kuàshěng)共建园区(如顶山—汊河产业园)产值突破50亿元(规划目标),加速都市圈从“行政联动”向“功能融合”跃迁,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提供标杆。
南京北站是“轨道上(shàng)的长三角(zhǎngsānjiǎo)”跑出“加速度”的缩影。去年(nián),长三角新增(xīnzēng)建成铁路里程(lǐchéng)超过660公里,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.5万公里,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,占比首次过半;铁路年发送旅客8.9亿人次,创历史新高,平均每天有240多万人次乘坐长三角铁路班车,相当于一座地级市的常住人口在“流动”。
澎湃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邱海鸿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(duō)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