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时评:铁路助农让“远方”与“家”同频共振

体育正文 83 0

时评:铁路助农让“远方”与“家”同频共振

时评:铁路助农让“远方”与“家”同频共振

三秦都市报-三秦网讯(肖云 王孝竹 记者 闫鹏飞)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。洛南县古城镇四(sì)联村凭借在乡风文明、基层治理(zhìlǐ)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(de)突出成效,成功获评(huòpíng)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”。

“醉美四联欢迎您!”这是进村(jìncūn)的(de)第一个醒目标志。四联村(liáncūn)占了古城街道的一半,是典型的城乡接合村,既有(jìyǒu)乡镇的繁华热闹,也有乡村的恬静质朴。近年来,在县、镇的精心谋划指导下,四联村“两委”班子立足当地资源禀赋,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(shīcè),全力破解富民强村的发展密码,让四联村从“面子”美到了“里子”。

用生态绿擦亮乡村(xiāngcūn)底色

茂林修竹,亭台小景(xiǎojǐng),中(zhōng)沙河蜿蜒流过,民居散落在绿树之间……初夏时节,来到四联村,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田园牧歌图画中。

徜徉在街道上,两侧商铺林立,房屋焕然一新,即便是走到偏僻处,水泥路依然连通各户,栩栩如生的(de)(de)彩绘墙面,绿意涌动的翠竹(cuìzhú)林海,古朴随意的竹篱笆,遍布街角的路灯以及在城市公园才能看到的仿古亭子、工艺围栏、休闲(xiūxián)桌凳等设施,让人不禁感叹四联村的蜕变。

据村党支部书记何毅介绍(jièshào),四联村有664户(hù)2336人(rén),是古城镇当年率先脱贫的两个贫困村之一,且于2020年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。

近年来,四联村以改造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住房为主,升级主干道一条、美化(měihuà)绿化广场3个,新建篮球场(lánqiúchǎng)1个、文化亭1个、公共厕所1个、文化走廊50米,切实提升群众的(de)居住品质和生活幸福感。与此同时,为巩固(gǒnggù)省级文明村的创建成果,村上统筹村党群服务中心、农家(nóngjiā)书屋、文化活动室(huódòngshì)、文化广场等(děng)公共设施资源,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文明乡风等为内容,着力打造功能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。

何毅自豪(zìháo)地说:“四联村是全镇第一个(dìyígè)做到路灯全覆盖的村。”70多岁的村民赵靠山、苏银绳也说:“过去,村委会将原知青住房(zhùfáng)作为办公场所,一进去黑漆漆的,现在新修了党群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和文化广场,既改善了环境又方便了群众。”

  

向新图强挺起(tǐngqǐ)“产业脊梁”

2011年,何毅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,在这支(zhèzhī)充满活力的新队伍带领下,四联村(liáncūn)因地制宜(yīndìzhìyí)巩固特色产业,盘活沉睡的闲置资源,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。

四联村周围的(de)山中盛产桔梗、黄芩、丹参、板蓝根、连翘等中药材,村民们靠山吃山,逐渐形成了贩卖(fànmài)药材的传统。然而,受交通、场地等因素制约,贩运(fànyùn)药材的人虽多,却始终停留在(zài)小打小闹的阶段。如何破局,成为摆在村干部面前的一大难题。

2016年,四联村(liáncūn)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发力点,积极向上级部门(bùmén)争取项目资金,建成中药材交易一条街,吸引38家商户入驻,其中一半商户为本村村民。依托(yītuō)这一市场,中药材产业在四联村焕发出无限生机(shēngjī),村上因势利导,带动各户利用边角坡地种植药材,面积达上千亩,形成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包装(bāozhuāng)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链条。

“几十年(jǐshínián)来,村民从最早骑着自行车(zìxíngchē)贩卖药材,到(dào)换成摩托车,再到货车,实现了‘买全国、卖全国’的中药材销售愿景。”何毅感慨地说。

5月28日,位于四联村中药材交易市场上(shàng)的月桂中药材合作社一片繁忙,负责人贺月桂正和客商将一袋袋淫羊藿搬上秤(chèng)称重,这(zhè)些都是他从周边几个(jǐgè)县收购的,如今将装上货车运往全国各地。“我做药材购销将近30年了,就数这几年生意最好(zuìhǎo)。”贺月桂说,“过去,收回的药材只能放在家里,因地方有限一直做不大,自从中药材市场建了以后,交易起来(qǐlái)更方便集中了,外地客商来转一圈,上百吨的车一会儿就装满了,不像(bùxiàng)以前好不容易碰到一家,再找几十里也难遇第二家(dìèrjiā)。”

据悉,四联村中药材市场一年交易额高达4个多亿,年营业额达3000万元的就有10多家,村上(cūnshàng)通过资金入股(rùgǔ)赚取分红。何毅告诉记者,目前,他们正在(zhèngzài)对部分店面进行室内外装修,还引入中医馆、农特产品店等,进一步丰富消费(xiāofèi)新业态。

为壮大(zhuàngdà)村集体经济规模,今年年初,四(sì)联村还成立新业态公司,盘活闲置土地(tǔdì)100多亩,新建标准化设施大棚66个,与洛南康胜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,通过“公司+基地”模式,全力打造高品质放心菜(cài)种植基地。目前,种有贝贝南瓜、西红柿、小西瓜等优质(yōuzhì)果蔬,预计年产值达700万元(wànyuán)以上,可带动40多户群众务工增收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。

“去年,村集体经济积累突破100万元,全县240多个村排名第八,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受到了县委(xiànwěi)、县政府的(de)表彰。”何毅欣慰(xīnwèi)地说。

文明润心培育时代(shídài)新风

四联村以文明乡风塑形铸魂,推动新时代(shídài)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(zhènxīng)同频共振。

“我们村一贯重视忠义、诚信等(děng)品质,村民勤劳能干(gàn)(gàn),民风淳朴。”何毅说,在这样的底色下,四联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(cūnguīmínyuē)、树立典型标杆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,形成干部领着干、党员示范干、群众跟着干的乡村治理格局。

依托村新时代(shídài)文明实践站,四联村持续完善村规民约,成立红白理事会,倡导群众养成科学(kēxué)文明、健康向上的(de)生活方式;在党员群众中广泛招纳(zhāonà)志愿者60多名,组建理论宣讲(xuānjiǎng)、关爱老幼、文化艺术等6支专项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队伍,利用春节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,将(jiāng)社会主义核心(héxīn)价值观、传统文化、乡风文明融入其中。同时,聚焦群众需求(xūqiú),累计开展环境整治、关爱老人、植树造林等志愿活动80多次,各类理论政策宣讲100多次;定期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公婆”“五好文明家庭(jiātíng)”等评选活动(píngxuǎnhuódòng),着力带动更多的家庭成为爱国守法、尊老爱幼、夫妻和睦、邻里友好的文明家庭。

下一步,四联村将依托(yītuō)丰富的旅游资源(zīyuán)和特色民俗文化,立足中药材贸易等特色产业,以集镇商贸为主导,壮大优势产业集群,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,继续绘就(jiù)乡村振兴新图景。

时评:铁路助农让“远方”与“家”同频共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