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看!曲阜葫芦藤蔓上的“共富经”

体育正文 201 0

看!曲阜葫芦藤蔓上的“共富经”

看!曲阜葫芦藤蔓上的“共富经”

“看这葫芦上的牡丹纹路,金丝掐边、彩沙填色,每道工序(dàogōngxù)都是手工(shǒugōng)打磨。葫芦谐音‘福禄’,摆客厅里既能衬出咱传统文化的韵味(yùnwèi),又透着富贵满堂的好寓意!” 在曲阜市王庄镇褚魏村的葫芦文创(wénchuàng)中心展厅内,直播间里一片热闹。工作人员手持掐丝珐琅金丝沙画葫芦向镜头讲解着。而镜头外,一场关于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的生动实践,正随着(suízhe)葫芦藤蔓的生长(shēngzhǎng)在王庄镇蓬勃上演。

展厅货架上,造型各异的(de)葫芦用色彩斑斓的颜料勾勒出吉祥图案。王庄镇葫芦文创中心(zhōngxīn)负责人李承达介绍,这些(zhèxiē)工艺品葫芦经采摘、打磨、掐丝(qiāsī)、绘制等几十道(jǐshídào)工序成型。“现在线上销路广,造型葫芦做成掐丝珐琅工艺品,平均成交价在800元以上!”他笑着补充道,“咱不仅(bùjǐn)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‘福禄’寓意嵌进每道工序里,更要把葫芦变成增收的‘钱袋子’ ”。

在(zài)王庄镇李庄村的葫芦(húlú)大棚内,另一场关于“福禄”的实践正在火热进行。技术人员在把刚成型的葫芦塑成金蟾造型,藤蔓间悬挂(xuánguà)的天鹅葫芦、如意葫芦等泛着青绿色光泽,每一寸都涌动着磅礴生机,而这份生机得益于王庄镇的“乡村振兴合伙人(héhuǒrén)”发展模式。

王庄镇李庄村支部书记陈宪俊表示,“今年我们村聘请(pìnqǐng)李承达作为‘乡村振兴合伙人’,与葫芦文创中心(zhōngxīn)合作经营,盘活了闲置的21亩大棚。现在,村民既能拿土地租金(zūjīn),又能在棚里(pénglǐ)务工,这合作实实在在带活了村子!”

“你看这金蟾葫芦,肚子圆溜溜的(de),成型后做成工艺品能(néng)卖上好价钱!”李庄村村民陈庆水托着一颗半成熟的葫芦说,“现在(zài)俺(ǎn)把土地承包给葫芦文创中心,在大棚里负责除草、剪枝这些日常管护,每亩地既能拿承包费,每月还有4000元工资哩!”他的笑容里满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。目前像他这样在大棚里固定(gùdìng)工作的村民有14位,到了采摘季(jì)还得雇20多个村民来帮工。

大(dà)棚里,青绿色的藤蔓间垂挂着如意葫芦(húlú)(húlú)(húlú),几枚葫芦弯弯的柄部像极了古画里的玉如意。李承达蹲在藤蔓下给我们算了(suànle)一笔账:“21亩地能种2茬葫芦,头茬就有60多个造型葫芦被天津客户订走了。我们采用‘承包土地+雇佣管理’模式,21亩地预计(yùjì)能收获3万多个造型葫芦,每亩产值接近5万元。”说着,李承达神秘地说道:“你们(nǐmen)知道吗?这葫芦可不只是工艺品(gōngyìpǐn),还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呢!”他指向大棚另一角介绍,棚区(péngqū)还专门规划了5亩地种植食用葫芦,这些食用葫芦单果重量在40-50斤,最大能长到100余斤。“凭借稳定客源,每亩收益能达到3万元。后续我们计划把它们加工成葫芦条、葫芦脆片,打进商超(shāngchāo)销售渠道,出口到韩国、日本等的海外市场。这葫芦从藤蔓到餐桌,全都是带动(dàidòng)乡亲们致富的‘金疙瘩’!”

“依托现有的标准化大棚,亚腰(yàyāo)葫芦、长柄葫芦等10余个品种正在快速(kuàisù)生长。当前头茬葫芦已进入成型期,预计全年可收获5批(pī)成型果。”陈宪俊说道。李庄村通过(tōngguò)推行“合作经营(hézuòjīngyíng)+雇佣管理”的合伙人模式,积极探索村民土地流转与务工(wùgōng)双份增收路径,村民们在土地流转中获得稳定收益,又通过参与种植管护实现家门口就业,“双份收入”让腰包鼓起来,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。

近年来,王庄镇面向社会发布合伙人招募(zhāomù)令,以资源整合(zīyuánzhěnghé)为抓手,从(cóng)闲置资源盘活到产业升级,探索出一条“农业+文创”的融合发展路径,王庄镇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,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。下一步,曲阜市王庄镇将持续发力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赋能乡村振兴,吸引更多“能人”、资金(zījīn)要素流入乡村,激活乡村发展内生(nèishēng)动力(dònglì)。

看!曲阜葫芦藤蔓上的“共富经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