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岱楼|四十载“友约”五洲,淄博全球朋友圈绽放新淄彩
海岱楼|四十载“友约”五洲,淄博全球朋友圈绽放新淄彩
海岱楼|四十载“友约”五洲,淄博全球朋友圈绽放新淄彩
大众网记者 周洁 淄博报道(bàodào)
5月28日,2025国际青年交流大会·淄博国际友城40年暨第二届国际友好周在淄博启幕。来自28个国家的(de)300余名国际友城代表、青年企业家及驻华使节(zhùhuáshǐjié)齐聚齐国故(guógù)都,共话合作新篇。这场跨越40年的友好交流盛会,不仅见证了一座(yīzuò)工业城市的“国际范儿(fànér)”蜕变,更折射出中国地方外事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。
从“破冰”到“全球朋友圈(péngyǒuquān)”:友城版图覆盖五大洲
回溯到1985年,当淄博与(yǔ)美国伊利市(shì)签下国际友城协议时,一纸薄薄契约,成为(chéngwéi)淄博叩响世界大门的“金钥匙”。此后40年间,淄博以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魄力,将友城网络延伸至全球。从亚洲湿热的丛林到欧洲古老的街巷(jiēxiàng),从非洲广袤的草原到美洲繁华的都市,再到大洋洲的碧海蓝天(lántiān)……截至2025年,淄博已与25国40个城市(chéngshì)缔结友好关系。
淄博友城版图的扩张,是与(yǔ)国家战略(zhànlüè)同频共振的“精准落子”。加入(jiārù)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“一带一路”地方合作委员会,撕下“国际组织合作空白”的标签;在柬埔寨柴桢市,齐鲁经济特区内30家企业开足马力,为当地贡献(gòngxiàn)了80%工业产值,堪称“点石成金”;“淄博——布拉茨克”中欧班列呼啸(hūxiào)穿行,年均超5万吨的货运量,让中俄铝业(lǚyè)与纸浆产业实现“双向奔赴”。淄博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(yībùyīgèjiǎoyìn),从寂寂无闻的区域工业城市,成长为全球产业链上熠熠生辉的重要成员。
从“经贸(jīngmào)往来”到“文明共鸣”:合作成果惠及全球
友城交往的深度,在产业(chǎnyè)协同中持续拓展。日本、韩国、南非等友城企业通过“国际(guójì)友城淄博行”活动落地项目17亿元;中日、中韩、中德经贸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9个,推动“淄博制造”走向世界。而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市,淄博企业投资(tóuzī)建设的陶瓷工厂于2024年(nián)投产,填补当地高端建材(jiàncái)空白,创造就业岗位逾(yú)千个,成为“技术出海+产能落地”的典范。
人文交流则(zé)让友谊扎根民间。法国(fǎguó)拉罗什市与淄博互办艺术展,华光陶瓷亮相卢浮宫,纪录片《巴黎会客厅》播放量破百万,让“齐风陶韵”成为法国民众认知中国的窗口;与韩国广州市互访机制培育数百名青少年“文化使者”;在(zài)俄罗斯大(dà)诺夫哥罗德市、马达加斯加上马齐亚特拉大区等地(dì)设立5处“尼山书屋”,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桥梁(qiáoliáng)。正如(zhèngrú)淄博市外办所言:“友城合作不仅是经济命题,更是文明互鉴的‘心联通’”。
从“地方实践”到“全球协作(xiézuò)”:开放之城拥抱新机遇
站在友(yǒu)城40周年的新起点(xīnqǐdiǎn),淄博正以更高水平开放重塑城市基因。2025国际友好周(yǒuhǎozhōu)期间,28国代表共同签署(qiānshǔ)《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倡议》,发布产业协同、青年交流等系列成果;涉外综合服务平台启动(qǐdòng),为外资企业、海外人才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;国际友城市长对话聚焦“规则对接”,推动合作从项目层面向制度层面升级。
四十年光阴流转(liúzhuǎn),淄博(zībó)用实打实(shídǎshí)的合作成果证明:国际交往(guójìjiāowǎng)绝非简单的利益交换,而是发展理念的同频共振,更是文明价值的深度交融。从首对友城破冰建交(jiànjiāo)到如今与全球深度互联,这座曾以煤灰与窑火为底色的工业老城,早已打破地域与文化的边界,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定位。当“淄博制造”的产品搭乘中欧班列驶向世界,当齐风陶韵在卢浮宫绽放光彩(guāngcǎi),当不同肤色的青少年在文化交流中相视而笑,淄博正以更加(gèngjiā)开放包容(bāoróng)的姿态,生动诠释着中国城市与世界携手同行的时代故事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